得转,但是别人就不一定了。

本来丞相可以承担很大一部分的政务,没有丞相也促使在明朝当皇帝必须自己能力极强,不然掌控不了朝局,朱允炆很大程度上就是玩不转这套体系,一群文臣说啥是啥,打仗的事情还听文臣的,不懂得术业有专攻,导致没了天下。

“陛下绍兴府连日降雨,恐有水患,请朝廷拨款修筑河堤。”

“陛下韶州府匪患严重,请朝廷派兵镇压。”

“陛下漳州府沿海贼寇登岸,虽被击退但造成沿海渔村死伤过百,请朝廷派水军扫蛮夷。”

“陛下赵王巡视湖广有功,请陛下赏赐。”

……

一连串的奏折,听的朱瞻墡头都大了,朱棣却精神奕奕并且极有耐心的一件件处理,这皇帝做的确实是累,若不是为了后宫佳丽三千,朱瞻墡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理由要去做皇帝。

大臣们说了一大通后,朱棣将重要的事情当朝解决了,一些待商议的还得留下大臣来一件件追踪。

见事情处理的差不多,朱棣仿佛喝了几杯浓缩咖啡一般,依旧精气神极佳。

“众位爱卿,太孙即日起将在宫内实行粮票制度,以宫内为发,接下来若是运行良好将推向民间代替宝钞,瞻基来给各位展示一下。”

朱瞻基大步向前,见朱瞻墡一动不动便将之拉了出来,站在了堂前。

龙行虎步的朱瞻基毫不怯场,毕竟从小跟着朱棣上战场,气势完全不虚。

“各位大人,此为粮票样本。”朱瞻基先拿出了印制出来的第一版粮票,大小与现代的百元大钞差不多。

文武大臣们纷纷上前观看,并且提出了疑问:“太孙殿下,宝钞哦不粮票的面额只有一石,五斗和一斗,是不是太小了些。”

朱瞻基和朱瞻墡对视一眼,朱瞻基就照着之前讨论时候话说就好了:“百姓用粮票,一石面额足够大了,粮票是要为民所用才是最有价值。”

“太孙体恤民情,大明之福。”

随着一位文臣开口,众大臣纷纷喊道:“太孙体恤民情,大明之福。”

作为皇孙,只要你做对些事情,一定有人拍马屁,一群人拍马屁。

“太孙殿下,这一连串的东西

章节目录